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蒋秋雨 刘欣然
2024年最后一天,在“中国车谷”—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,东风汽车全新岚图梦想家迎来12月第1万辆交付仪式。这一年,岚图汽车全年累计交付85697辆,同比增长70%,连续4个月跻身“万辆俱乐部”。
“为支持东风汽车创新发展,武汉经开区把管委会办公大楼让出来,用于东风汽车设立全球创新中心,打造创新策源地。”东风汽车有关负责人说。武汉经开区帮助企业赴兰州、南阳等地大力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,并开拓海外市场,成功打开西班牙、意大利等16个空白市场。
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:2024年,中国车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,汽车出海突破12万辆。武汉经开区已形成“油电并举、整零协同”的产业格局,汽车产业“零整比”提升至0.66:1。
2024年11月14日,随着一辆岚图知音车缓缓驶出东风云峰工厂,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。这家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新能源工厂,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能源SUV,是武汉经开区3年来投产的6家新能源整车工厂之一。
近年来,面对合资车、燃油车产销量断崖式下滑,“中国车谷”奋力向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转型。2024年建成投产两个新能源整车厂,平均每个月投放一款新车。新能源产品矩阵实现主流、高端、豪华全覆盖。
在加速产业布局的同时,武汉经开区还设立500亿元车谷产业发展基金,为产业未来蓄积动能。先后制定实施了“科创33条”“知识产权8条”“人才黄金10条”普惠性科技政策,拿出30亿元支持科创事业,持续营造“热带雨林式”创新生态。
1月6日,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,由芯擎科技独立研发的“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AD1000”,填补了7纳米车规级高性能智能驾驶芯片的国内空白。
“智能座舱、辅助驾驶、自动泊车,一颗芯片全搞定。”1月16日,在位于武汉经开区的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内,科技副总裁蒋汉平拿起一颗一元硬币大小的芯片说:“‘龍鹰一号’是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,自2022年底实现量产以来,累计出货量达百万片,为30余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装上了中国芯。”
这是一个仅有几年“企龄”的初创企业。“2018年,公司成立时没有场地、没有资金。在最茫然的时候,是武汉经开区为我们提供了孵化场地和创业启动资金。”蒋汉平感慨地说,刚刚过去的2024年,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名单,并凭借自动驾驶芯片“星辰一号”获“年度技术突破奖”。
芯擎科技是武汉经开区众多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缩影。目前,经开区已培育出多家像芯擎科技这样的“独角兽”企业。在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,已有20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,吸引了3万余名软件人才。
理工氢电是武汉理工大学教师团队创立的氢能企业,起步时只有一间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。
“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,目前在全行业仍存在膜电极成本高,氢气运输贵、储存难等需要攻克的难题。”武汉理工氢电总经理田明星介绍,作为高新技术企业,理工氢电30%的员工是技术研发人员,每年研发费用超1000万元。武汉经开区给予理工氢电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新设立研发机构备案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,让企业有更多精力专注于研发。
武汉经开区通过抢先布局,集聚了包括理工氢电、国电投氢能、康明斯等在内的近20家氢能龙头企业,初步形成“基础部件—燃料电池—整车—示范运营”的产业链和创新链。新的一年,武汉经开区还将加快建设氢能科技产业园,重点布局燃料电池、氢能装备,打造中部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。
长江左岸,武汉之南。“中国车谷”以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为切入点,在整车、新能源、软件、芯片、材料领域全面发力,形成“车能软芯材”全面协同的汽车生态体系。
《光明日报》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一、前言:新KB5041587补丁到底可以提升多少游戏性能!Zen5可以说是AMD多年来底层架构变化最大的处理器。根据AMD的说法,在制程工艺不变的情况,IPC提升幅度接近20%,游戏帧率也有10%左右的提升。不过等到锐龙9000处理器正式...
继广州车展正式上市后,红旗金葵花国雅的区域上市陆续进行,这次来到了北京。早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,红旗汽车发布了全新品牌——金葵花,并带来四款“国字号”产品:国礼、国雅、国耀、国悦,其中作为国产顶尖大型豪华轿车的金葵花国雅备受瞩目。随后在1...
一、前言:花10万块买一台手机值吗?在这篇评测接近完稿的时候,我瞅了一眼华为官网的预约人数,已经超过了685万人。早先供应链多个渠道透露,华为MateXT非凡大师的备货量大约为100万台(首批)。这也意味着,9月20日10:08分正式开售之...
一、前言:机械硬盘在电脑中还有位置吗?如今的笔记本几乎全部默认预装SSD,大多数人装机也首选SSD,但对于有着大容量数据、稳健存储需求的用户而言,一块大容量机械硬盘仍是第一选择,毕竟其单位容量的成本远低于SSD。如今的SSD主流容量才1-2...
一、前言:能效为王的酷睿Ultra200V系列处理器ARM平台的功耗远低于X86平台,ARM处理器笔记本(比如MacBookAir)的续航远高于X86+Windows笔记本!在我们看来,这些似乎就是理所当然、天经地义的事情,毕竟几十来年一直...
一、前言:性能全面领先的国产企业级PCIe5.0SSD一年前,我们曾测试过忆恒创源PBlaze779406.4TB,它是当时最强的企业级PCIe5.0SSD,不仅率先实现了10GB/s的顺序写性能,高达14GB/s的顺序读取速度也几乎完全榨...